公子我也是第一次种菜,也不知道能活下来多少?
唔,豆儿坐在他的肩膀上,伸出小爪子拍了拍,以示无妨。
公子我心胸如海,岂会在意。告诉你个真相,那么多古人归隐田园,他们在意的从来都不是种地。
听到这里豆儿急急地拉着他的衣领吱吱了两声。
你想说隐士陶渊明?之前和豆儿聊过人间的隐士,这几天小家伙又在读魏晋文章和诗集,岂有不知道陶渊明的道理。
豆儿搂着他的脖子发出长长的唔声,果然心有灵犀。
他诗写得非常好,然而只是诗写得好
唔它早就发现萧笙喜欢诗,却不喜欢诗人。
陶渊明推崇儒家圣贤之道,然而在乱世之中那一套根本毫无用处,既不能为君主带来银子,也带不来土地,更带不来权势。所以他归乡隐居根本不是什么怀才不遇,只是清高之下的无奈之举……你知道他为什么说『不为五斗米折腰』么?
豆儿摇了摇头。
因为他有五斗米。萧笙转身拿起锄头,但我们没有。
唔地窖中有,却不属于他们的
要做一只有尊严的狐狸。
从此每天都变得很忙,早晨起来开始习武,然后一人一狐就泡在菜园里,松垄土,除杂草,扶正长歪的菜苗,为此萧笙还特意在菜园边搭了一个小棚,倘若劳累或懒散,就在棚子里休息片刻或嬉耍玩闹,或者为豆儿讲一些历史典故和书中轶事,再或者坐在黄昏中看着斜阳发呆。到了晚间便在僧房中挑一烛灯火,一人一狐在静享夜读时光。
神仙生活,不外如是。
当菜园长出嫩绿的菜苗后,豆儿喜欢得不得了,几乎每天都泡在菜园里伺候它们,除杂草,捉虫子,用小爪子把每一个土块都敲碎,甚至连枝桠上蜘蛛丝都要清理干净。
这是他们的家。
这天早上,萧笙发现豆儿拔了一堆草,整整齐齐地放在菜园边,不由暗自纳闷,只见小家伙挑出一根放在最上边,然后用小爪子将那堆草随意分作左右两份,从右边那堆草中挑出一根放在一边之后,开始数左边那堆草的数量,四根一组。
你在用周易占卜?萧笙大为惊讶,豆儿读周易也不久,竟然现学现用,准备预测未来?
唔
占卜何事?
小爪子指了指天空。
天气?接连四天都没有下雨,它要测算何时下雨?
不多时,豆儿果然排出了一个卦象: 雷风恒,三爻动。
财兴,转为墓绝。今天是庚子日,金生水,明显有泄气之象,还变成了坎卦。
豆儿一下跃到他肩膀上,唔了一声,亲了他一下,又挥了挥手。
好吧,今日不晾晒被子,老老实实在庙里待着。
唔
黄昏时分,豆儿安静地伏在桌上一边听着雨声,一边翻看诗集,翻到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一句指给萧笙看,又指了指桌子上的笔墨吱吱两声,分明在说我们也过着隐居世外的桃源生活,如此悠闲,岂能无诗?
萧笙莞尔,砚好墨提起笔一挥而就:
荒草兰皋山野家,间关莺语问桑麻。
自嘲不识农夫苦,犹与豆儿学种瓜。
看到诗里有寺庙的名字,还有自己的名字,豆儿不由吱吱两声扑到萧笙胸前使劲儿蹭了蹭,随即又唔唔两声,指了指诗作,又皱了皱小鼻子。
萧笙苦笑不已,豆儿的诗词鉴赏水平已经越来越高,应当嫌弃这首绝句写得过于平平,毫无新意。而这一切恰恰都是自己惹的祸。自从小家伙识字之后,各种书籍来者不拒,荤素不禁。地窖藏书虽然有数百套之多,但以豆儿的读书速度,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。最令萧笙不安的还不止如此,小狐狸读《论语》倒也罢了,偏偏还对诗词兴趣大增,叫他如何不苦恼呢?
豆儿,正看《论语》者孤苦,反看《论语》者阴毒,所以《论语》那本书只能看却不能信,更不能照着做。你倒很听话,放下了《论语》却拿起了诗词,诗词有什么好?古往今来那些大诗人要么穷困潦倒,要么凄苦无依,要么无限悲伤。看豆儿一脸不以为意的表情,萧笙又道: 你知道那些诗人为何穷困,为何悲苦,为何失意么?
唔?
因为他们诗写得好
吱吱豆儿挥了挥小爪子以示抗议。
写得一手好诗之人必然有一颗赤子之心,单纯、真诚、天真,善良,热情、浑如美玉,如此人物必定光明磊落,不喜欢低头,不懂得妥协,不知道忍让,不愿意同尘,不明白迂回,活在如此人间,如何不落得悲伤下场?
唔豆儿倔强地扭了扭头。
萧笙从床头取出一本书放在论语和诗集之间,豆儿看到书上有两个大字史记。
《论语》代表君子幻想中的美好,它就像一袭华美的袍,所以常常被人类穿在身上做尽了坏事,让人间有了虚伪和黑暗,这些坏事都被记载在《史记》里,最终惹得那些善良都变成了失落和痛苦,一滴一滴都落进了诗里。
唔
《论语》有两种读法,《史记》也有两种读法。正着读可以读到公正,良知,道德和正义。反过来读,你就会发现里面有数不尽的虚伪,阴险和黑暗。毕竟你是一只狐狸,读不出来也无妨,就当故事看也好。
小舌头轻轻地一卷便翻开了一页,那一页写着五帝本纪,豆儿看着萧笙唔了一声。
五帝是人类的祖先,被称为圣人。这一篇文章里就写了他们的传说。读第一遍你当成故事,有不懂之处便问我,我仔细讲给你听。第二遍当成论语看,最后我再教你怎么看第三遍。
萧笙并没有想那么多,只觉得豆儿既然喜欢读书,不如读深一些,也不妨读得透一些,省得天天缠着他换书。如此一来,地窖里的书便可以多支撑一段时间。何况他也觉得教豆儿读书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。
自己当年在族学中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教书先生,每次讲课之时都会感觉到无比放松和宁静,慢慢地开始喜欢这种感觉,也曾幻想过有一天可以做个隐居乡间的教书先生。
当然,诸如反着读论语,以另一种方法读史记等不合正统的阴暗之道绝对不可以传授给学子,但豆儿却可以例外,毕竟它不是人,只是一只狐狸。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一股脑儿地抛给小家伙有什么关系。
第二遍看完了?
唔
尧舜禹的故事知道了?
唔
摸了摸豆儿的头我现在教你怎么看第三遍,在此之前,你一定要记住,第三遍看出来的东西有可能是真相,更有可能是胡说道。
唔
萧笙轻咳了一声在世人眼里,尧舜禹都是上古时期的圣人。然而,当真是圣人么?
豆儿扬起小脑袋看着萧笙,书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啊,它怎么没有看出来?莫非这是一部天书不成?
萧笙翻开书指向一处说道: 比如这一句,你可明白?
豆儿顺着萧笙的指尖看到了书上记载的那句话,只有短短二十二个字:
尧曰: 谁可顺此事?放齐曰: 嗣子丹朱开明。尧曰: 吁,顽凶,不用。
它刚读完自然知道,尧帝年老时,准备选择一个继承人做下一任天子,他问身边的大臣有没有合适人选。一个叫放齐的大臣举荐了尧帝的儿子丹朱, 而尧帝却认为丹朱此人不妥,所以没有同意。
唔莫非这一句话还有什么蹊跷不成?
这段记载有好几个可疑之处。一、尧帝为何要问大臣有没有合适的人选?他自己决定岂不更好?
唔,它只是一只狐狸,又不是尧帝, 如何知道?
答案有两个,一, 尧帝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,所以才让大臣们举荐。二,尧帝可能……仅仅可能,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,但他自己不愿意说,希望大臣们主动举荐这个人。
唔?
萧笙目露嘲讽之色, 冷声说道: 如果是第二个原因,那么, 为何尧帝他自己不想说呢?
豆儿摇了摇头,人类的史书也太难读了些。
因为只有让别人说出来, 才显得自己没有私心。
唔?难道承认自己有私心很可耻么?
尧帝是天子,天子不能有私心, 一切都要为了江山社稷。即便有私心,也应当用道德把私心仔细包裹起来。
唔原来把私心说得像没有私心一样就可以了
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, 尧帝想观察一下这些大臣有没有私心。豆儿,以后读史书时, 你会看到许多皇帝征求大臣意见的记载,细细地读来都很有趣哦。
豆儿长长地唔了一声。人类真的太麻烦,人心真的好复杂。世人总喜欢把狡猾的人比喻成狐狸,这真是天大的讽刺。狐狸再狡猾怎么能跟人类比?简直差了十万千里。
唉如果有一天自己变成了人,岂不和傻子一样,如何是人类的对手?
只听得萧笙继续说道: 一个叫放齐的大臣对尧帝说『您的儿子丹朱为人通情达理, 可以选他当作继承人』,尧帝说『丹朱这个人顽固蠢笨, 不能选他。』
明明是同一个人,大臣夸他通情达理,尧帝偏偏说他顽固蠢笨, 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。
唔?
有人在撒谎要么是尧帝,要么是那个大臣。
豆儿闻言点头不已,使劲地拍了拍桌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