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套路深这就回农村(苏晓林砚)免费阅读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城市套路深这就回农村苏晓林砚
作者:都市欲望
其它小说连载
其他小说《城市套路深这就回农村》是大神“都市欲望”的代表作,苏晓林砚是书中的主角。精彩章节概述:《中国都市欲望系列 第二部》/城市套路深 这就回农村…
林砚与苏晓是一对生活在北京的实习研究员(博士情侣),就职于课题纷繁、忙碌异常的研究所,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…一个周末的早晨,一觉醒来突然脑洞大开:城市套路深,我要回农村!
2025-09-26 16:42:48
第二章 旧衫与离歌凌晨西点的地下室,空气里还飘着没散的霉味——那是墙皮渗进的潮气、晾不干的衬衫水汽,还有窗外早春寒风裹着的土腥味,混在一起,成了他们在北京十年最熟悉的味道。
苏晓蹲在行李箱前,指尖又一次勾住了实验服袖口的破洞,丝线勾着指腹,有点痒,又有点涩。
那道口子是去年冬天赶山鸡杂交数据时划的。
当时实验室的暖气坏了,她裹着这件洗得发白的实验服,连续熬了三个通宵。
培养皿里的样本第三次染菌时,她盯着显微镜下模糊的细胞,突然就哭了,眼泪砸在实验记录本上,晕开了“山鸡品种改良”那行字。
导师推门进来,递了杯热咖啡,说“再试一次,你做的东西,说不定能帮到你老家的人”。
那天凌晨,当电脑终于弹出“数据合格”的绿色提示框时,窗外的天刚好亮透,她摸着实验服上的破洞,觉得这道疤,比任何荣誉都珍贵。
林砚坐在旁边的折叠桌前整理社科院的调研表,钢笔尖在“农民工社保调研总结”那行字上顿了顿,墨汁晕开一小团黑。
桌角的北大纪念册被台灯照得发亮,红色封皮上的校徽都磨出了毛边。
他伸手翻开来,扉页上“要在京城做个能帮农村做事的研究者”这行字,是十年前刚入学时写的——那时候他揣着录取通知书,在火车上跟邻座说“以后要进部委,用政策帮农民多赚钱”,可现在看着苏晓手里的实验服,突然觉得这行字像块浸了水的海绵,沉得压得人胸口发紧。
他这三年在社科院,每天埋在报表里,改到眼睛发红,连去年去河北调研,都没敢多绕路去看看当地的农田,这哪是“助农”,分明是把自己困在了格子间里。
“还有什么要带的吗?”
林砚抬头问,话音刚落,手机“嗡”地在桌上震了一下,屏幕亮起来,社科院王主任的消息跳得刺眼:“小林,河北调研项目给你升负责人了,编制的事也敲定了,等你回来就能签合同,好好把握。”
他握着手机的手猛地收紧,指节泛白——为了这个编制,他去年冬天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西个小时,苏晓生日那天,他还在办公室改报表,连句“生日快乐”都是在微信里发的;有次发烧到39度,他裹着羽绒服去开会,回来就倒在了地铁里。
这份“前程”,是他咬着牙,把苦往肚子里咽才拼来的。
苏晓听见手机响,回头看了眼,刚要开口说“把你的调研笔记带上”,她的手机也震了,震得揣在兜里的实验记录本都跟着响。
是师妹发来的语音,声音里满是雀跃,带着实验室特有的嘈杂背景音:“晓姐!
李老师刚在组会上说,重点课题给你留着核心位置呢,你之前做的家禽杂交数据太关键了,培养皿都标好你的名字了,快回来吧,我们都等你呢!”
她捏着手机,指尖反复蹭过屏幕上“重点课题”那几个字——读博时她为了这个课题,放弃了两年回家过年,有次外婆住院,她都没敢请假,只能在实验室里对着样品哭。
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,伸手就能抓住,可她却突然想起上周跟家里视频的画面:外婆坐在后山的桃树下,阳光洒在她花白的头发上,她摸着桃枝上的芽苞说“这桃啊,甜得能流汁,就是没人管,等熟了烂在地里,怪可惜的”,说着就抹了抹眼睛。
“要不……”苏晓的话没说完,就被“咚咚”的敲门声打断,声音轻,却带着熟悉的暖意。
她打开门,合租的张姐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站在门口,白雾裹着白菜猪肉的香味飘进来,瞬间冲散了地下室的霉味。
“知道你们今早走,昨儿晚上包到半夜,趁热吃,路上垫肚子。”
张姐把印着碎花的瓷碗塞到苏晓手里,又转身拍了拍林砚的肩,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传过来,暖得人鼻子发酸,“你们俩在这儿熬了这么多年,从刚毕业住进来,到现在要走,姐舍不得,但也替你们高兴——总算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,比在这儿挤地下室强。”
苏晓低头咬了口饺子,白菜的鲜混着猪肉的香在嘴里散开,眼泪却突然就掉了下来,砸在碗里,溅起一小圈汤。
她想起去年冬天,他们交不起三个月房租,房东天天来敲门,是张姐偷偷塞给他们三千块,说“出门在外,谁没个难的时候,别跟姐客气”;有次林砚加班到凌晨,她一个人在地下室害怕,是张姐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门口陪她说话,首到林砚回来;她做实验晚了,张姐总会留一碗热粥在锅里,说“女孩子家,别总吃外卖”。
这些人情像细细的棉线,一圈圈缠在心上,越扯越软,也越舍不得——北京的苦,他们能扛,可北京的暖,他们怎么舍得放下?
林砚看着苏晓掉眼泪,又看了看碗里冒着热气的饺子,突然伸手拿起手机,点开王主任的对话框,把那句“谢谢主任,我一定好好干”删掉,换成了“王主任,抱歉,我想回贵州老家试试,谢谢您的照顾”。
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,他心里像松了口气,又像有点空落落的。
他伸手摸了摸苏晓的帆布包,果然摸到了外婆的降压药——上周视频,外婆说“你爸总念叨,说你们在外面别太累,家里的鸡棚永远给你们留着,实在不行就回来,有山鸡吃,有桃子摘”,老丈人的声音在旁边插了句“是啊,家里的柴火灶,还能给你们炖红焖山鸡”。
“别吃了,该走了。”
林砚把最后一叠调研笔记塞进包里,又把北大纪念册放进去,扉页上的字旁边,他用钢笔添了一行小字:“助农的路,不一定非要在京城。”
苏晓把没吃完的饺子小心地装进保鲜盒,塞进行李箱的侧兜——这是张姐的心意,不能浪费。
她又转身把那件旧实验服拿过来,叠得整整齐齐,放进门口的捐赠箱里,手指在破洞上最后碰了一下,像是跟过去的“北京奋斗史”好好告别:谢谢你陪我熬过最难的日子,现在我要去更需要我的地方了。
凌晨五点的地铁里,挤满了赶早班的人,空气里混着早餐的豆浆味、香水味,还有人身上的汗味。
林砚和苏晓拎着两个大行李箱,在人群里挤得站不稳,行李箱的轮子被人踢了好几下,发出“咔嗒咔嗒”的响。
苏晓的实验记录本从兜里滑出来,林砚伸手接住,刚要递回去,突然想起什么,从包里掏出一副旧耳机——这是他们刚毕业时,一起攒钱买的,耳机线都缠了胶布。
他把一只耳机塞给苏晓,一只自己戴上,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按了播放键。
下一秒,汪峰那撕心裂肺的歌声就炸响在耳边,带着穿透嘈杂的力量:“我在这里欢笑,我在这里哭泣;我在这里活着,也在这儿死去;我在这里祈祷,我在这里迷惘;我在这里寻找,也在这儿失去……”苏晓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,怎么忍都忍不住。
她想起第一次来北京,拖着行李箱在地铁里迷路,是个穿红衣服的阿姨,牵着她的手,绕了两站地,把她送到了学校门口;想起读硕时,她和林砚口袋里只剩二十块钱,在地铁里分吃一个煎饼,林砚把最后一口夹着鸡蛋的给她,说“以后咱们要在这儿买个带阳台的房子,能晒你的实验样品,也能放你的桃种”;想起去年冬天,他们俩加班到凌晨,在空荡的地铁里,林砚说“再熬熬,等咱们稳定了,就接爸妈来北京看看”。
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,每一个都带着北京的温度,每一个都让她舍不得。
林砚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,灯光在黑暗里拖出长长的光痕,像他们留在北京的十年。
他的眼泪也涌了上来,砸在握着手机的手背上,凉丝丝的。
这是他从18岁到30岁,最美好的十二年——他在这里读了本科、硕士、博士,在这里认识了苏晓,在这里第一次拿到工资,第一次跟人谈合作。
他在这里欢笑过,也在这里偷偷哭过;在这里有过希望,也有过迷惘。
可当歌声唱到“我在这里寻找,也在这儿失去”时,他突然握紧苏晓的手,掌心的温度传过去——他们不是“失去”,是带着在北京学到的知识、攒下的勇气,去寻找更实在的“得到”:不是格子间里的编制,不是实验室里的课题,是能让老家的桃子卖出去,能让老丈人的山鸡有销路,能让外婆不再为烂在地里的果子叹气。
“北京西站到了,请乘客带好随身物品,有序下车。”
地铁播报声透过歌声传过来,带着机械的温柔。
两人跟着人流,慢慢挤出车厢,行李箱的轮子在站台的瓷砖上滚动,发出“咕噜咕噜”的响。
回头望时,地铁正缓缓驶走,灯光在黑暗的隧道里越来越远,最后变成一个小亮点,像他们留在北京的十年,慢慢藏进了回忆里。
苏晓抹了把眼泪,从兜里掏出纸巾,给林砚也擦了擦脸,突然笑了,声音还有点哽咽:“等咱在毕节把桃卖出去,就回来请张姐吃最甜的那筐,再带王主任和李老师去桃林里转转,让他们看看,咱不是瞎折腾。”
林砚点点头,伸手拎起最重的那个行李箱,里面装着苏晓的实验样品和他的调研笔记。
箱轮在候车厅的地面上滚动,声音清脆,像在为他们的奔赴伴奏。
广播里,传来开往贵州贵阳的G81次列车开始检票的通知,苏晓突然加快脚步,帆布包里的降压药盒轻轻撞着,发出“沙沙”的响。
林砚跟在她后面,看着她的背影,突然觉得:离开北京不是结束,是他们真正靠近“初心”的开始——那些在京城没实现的“助农梦”,那些藏在实验服破洞里的期待,那些写在纪念册扉页上的誓言,都要在毕节的桃林里、鸡棚旁,重新发芽,长成能遮风挡雨的树了。
相关推荐:
龙渊炽翊林羽陈峰全文免费阅读_热门小说大全龙渊炽翊林羽陈峰
龙渊炽翊林羽陈峰小说推荐完结_全集免费小说龙渊炽翊(林羽陈峰)
龙渊炽翊林羽陈峰完结热门小说_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龙渊炽翊林羽陈峰
权利巅峰大佬的校花女儿爱上我林风赵坤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推荐权利巅峰大佬的校花女儿爱上我(林风赵坤)
林风赵坤《权利巅峰大佬的校花女儿爱上我》完整版在线阅读_林风赵坤完整版在线阅读
权利巅峰大佬的校花女儿爱上我(林风赵坤)免费小说阅读_完结版小说推荐权利巅峰大佬的校花女儿爱上我(林风赵坤)
开局隐藏职业,我杀穿全场林枫林枫免费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笔趣阁开局隐藏职业,我杀穿全场林枫林枫
开局隐藏职业,我杀穿全场林枫林枫完本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全文阅读开局隐藏职业,我杀穿全场林枫林枫